在古代,人们对酒的品质有着极高的要求,不仅按照酒的味道进行分级,而且强调饮用度数低、品质佳的酒,这一传统观念对后世注重养生的人来说尤为重要。究竟何为好酒?情人顾仲在《养心录》中给出了独到的见解。
酒之品质,陈者为上
顾仲认为,酒以陈年者为佳,越陈越妙。仓促酿成的酒,即所谓的“暴酒”,是不宜饮用的,否则必伤人。他强调酒应戒酸、戒独、戒生、戒狠暴、戒冷,追求清、洁、中和之气。他认为,真正的好酒应是不苦、不甜、不成、不酸、不辣的。至于为何不戒谈,顾仲解释道,谈非酒,不在戒例。同样,他也不戒甜,因为古人有云:“清烈为上,苦次之,酸次之,臭又次之,甜斯下矣。”他认为酸臭之酒不可饮,甜酒又居下品,因此不必列为戒例。顾仲还指出,好酒应具备五味而不偏,苦、甜、酸、辣、咸五味中任何一种味道都不应突出。若酒中五味均衡,则难以陈酿,而能陈酿的酒便成为好酒。陈酿一词,可以说是酒的品质之魂。
科学视角下的酒
尽管古代人无法准确测定酒中的各种成分,但他们的经验具有很高的科学性。现代科学研究表明,酒液中酒精含量越高,有害成分也越多。蒸馏酒中的有害成分比发酵酒多,其中高度蒸馏酒含有乙醇、杂醇油、醛类、甲醇、氢氧酸、铅、黄曲霉毒素等多种有害成分。长期或过量饮用这种酒可能导致中毒,轻则出现头晕、胃病、咳嗽、胸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视力模糊等症状,重则可能引发呼吸困难、昏迷甚至死亡。相比之下,低度发酵酒、配制酒如黄酒、果露酒、药酒、奶等,有害成分极少,却富含糖、有机酸、氨基酸、甘酒、糊精、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。
酒的种类与功效
古代人认为,质量上乘的酒主要有黄酒、葡萄酒、桂花酒、菊花酒、椒酒等,后来逐渐发展到白酒及其衍生品。黄酒作为一种古老的酒类,含有丰富的氨基酸、多种糖类、有机酸、维生素等,发热量较高,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养生健身的“仙酒”、“珍浆”,深受人们喜爱。这也是绍兴等黄酒从春秋战国至今一直盛行不衰,甚至成为宫廷和国宴用酒的重要原因。
好酒的标准不仅在于口感,更在于其陈酿过程和营养成分。古代人对酒的品质追求,与现代科学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,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养生智慧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火车能带散装白酒吗
2025-09-10 00:11:39选择适合自己的米酒酒曲(米酒酒曲哪种好)
2025-09-08 00:12:45清香型与浓香型白酒的区别解析及兑酒体验
2025-09-06 00:40:10天地缘酒52度喜传天下(天地缘酒绵柔型52度)
2025-09-02 01:16:182011年茅台不老酒53度500,为何成为收藏家心中的珍品?
2025-08-30 00:23: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