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酒,作为我国独特的饮品,其香型多样,各具特色。经过勾兑、调味以及后处理等工序后,白酒的基本形态已基本成型,随后便需经过一定时间的储存老熟,以使酒体在香、味、体等诸多方面达到完美的程度。白酒的香型主要有哪些呢?以下将详细介绍。
白酒的代表香型
1. 酱香型:又称茅香型,以贵州茅台酒、习酒、四川郎酒为代表。这类香型的白酒香气香而不艳,低而不淡,醇香幽雅,回味悠长,倒入杯中过夜香气久留不散,且空杯比实杯还香。酱香型白酒是由酱香酒、窖底香酒和醇甜酒等而成的,所谓酱香是指酒品具有类似酱食品的香气,其香气的组成成分复杂,至今未有定论。
2. 浓香型:又称泸香型,以四川泸州老窖特曲为代表。浓香型的酒具有芳香浓郁,绵柔甘洌,香味协调,入口甜,落口绵,尾劲余长等特点。构成浓香型酒典型风格的主体是乙酸乙酯,这种成分含香量较高且香气突出。
3. 清香型:又称汾香型,以山西杏花村汾酒为主要代表。清香型白酒酒气清香醇正,口味甘爽协调,酒味纯正绵软。酒体组成的主体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,两者结合成为该酒主体香气,其特点是清、爽、醇、净。
4. 米香型: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的一类小曲米液,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酒种。米香型酒香气清柔,幽雅纯净,入口柔绵,回味怡畅,给人以朴实纯正的美感。
什么因素决定白酒香型
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正式提出和确立了酱香、浓香、清香、米香四大香型,开创了白酒分香型的先河。不同香型的酒,风味区别较大,这是因为酿造的工艺、环境不同,但是主要的还是因为酒曲制作工艺的不同。
公元1324年酿酒大师郭怀玉在泸州发明大曲之后,大提高了中国白酒的风味,随后大曲的制作工艺在全国得到迅速推广,被各地的酿酒作坊广泛采用。各地又在其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改进,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香型口感。
制作酒曲的发酵温度适中,在55℃左右,生产出来的主要是浓香型白酒。有些地方把酒曲发酵温度提高到60℃以上,酿造出来的就是酱香型白酒。而有的地区把酒曲发酵温度稍降到50℃出头,酿造出来的就是清香型白酒。酿酒界有一句老话,叫做“曲定酒香”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现代科技已经能检测出来不同香型白酒主要香味的化学成分:浓香型白酒的主要香味物质是己酸乙酯,酱香型白酒是丁酸乙酯,而清香型白酒则是乙酸乙酯。
白酒的生产方式
1. 固态法白酒:用纯粮食在窖池里发酵,呈固态,故名。这也是传统酿造法。粮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,微生物(酒曲)把淀粉转化为糖,把糖转化为酒精。
2. 固液法白酒:30%固态法白酒+70%液态法白酒。但是绝大多数酒企加的固态法白酒都不够30%,即便加够,对水也仅呈现微微浅蓝。
3. 液态法白酒:以富含淀粉、糖类的原料加曲、加水发酵,呈液态,故名。其发酵产物基本是酒精,其他有机分子微乎其微。
收藏白酒的化学老熟
1. 酸类的变化:生产高品质白酒的储酒容器大都采用陶缸,陈酿过程中空气中的氧可以透过缸壁与酒液接触,缓慢氧化酒中的醇类等物质,促进酯类生成,使酒产生成熟的老陈味。
2. 酯类的变化:酒中的醇类和酸类物质可结合生成酯类,酯类是白酒中重要的香气成分。这种酯化反应在有催化酶参与的情况下,几分钟就可以完成,在自然条件下需要约两年时间才能完成。
3. 醇类的变化:酱香型白酒在贮存过程中高级醇含量呈上升趋势。高级醇的增加主要是酯类的水解产生的,而其含量的减少,则是因酒中的分子氧被激活,醇的氧化作用突出,进而使高级醇含量下降。
4. 醛类的变化:乙缩醛是重要的香气成分,在贮存过程中,可由乙醛和乙醇缩合生成乙缩醛。因而乙缩醛含量上升,乙醛的含量会相应地减少。
通过上面的介绍,大家已经了解到酒曲不仅给白酒带来了“风味”,而且还带来了多种“香型”。所以说,酒曲在酿酒中起着关键作用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火车能带散装白酒吗
2025-09-10 00:11:39选择适合自己的米酒酒曲(米酒酒曲哪种好)
2025-09-08 00:12:45清香型与浓香型白酒的区别解析及兑酒体验
2025-09-06 00:40:10天地缘酒52度喜传天下(天地缘酒绵柔型52度)
2025-09-02 01:16:182011年茅台不老酒53度500,为何成为收藏家心中的珍品?
2025-08-30 00:23: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