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!在我国的白酒文化中,清香型白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占据着重要的地位。关于清香型白酒属于什么酒类,很多人仍感到困惑。我将为大家详细解析清香型白酒的特点、起源、成分以及与浓香型白酒的区别,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酒类。
清香型白酒的酒花特点
我们来看清香型白酒的酒花特点。酒精度越高,酒花越大,消散速度越快;酒精度越低,酒花越细密,消散速度越慢。清香型白酒的风味特点是入口微甜,刺激性较强,带有一定的爽口甜味,这与醇类物质有直接关系。在清香型白酒中,羰基和缩羰基类化合物含量不多,以乙醛和乙缩醛含量最高,二者含量总和占90%以上。乙醛和乙缩醛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味道,特别是乙缩醛具有干爽的口感特征,与正丙醇一起为清香型白酒提供爽口带苦的味感。
清香型白酒的起源
清香型白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。自从尧王在晋南建立第一个国都——尧都,开启了中华有序文明时代。舜王的女儿仪狄把酒献给了禹,禹喝了之后也觉得味道醇美。但因此就疏远了仪狄,戒绝了美酒,并且说道:“后代一定有因为美酒而使国家灭亡的”。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对酒的爱和忌,同时也记载了此时此地的人们已经在人工生产酒,并开始传承酒文化。由于酿酒所采用的粮食、酒曲、水、工艺,以及山西地域自然环境的菌群,所酿制的酒具有清香型的气味口感,加之所辐射流通范围很广,清香型白酒即成为三大香型之一,由于其清香纯美,被比喻为酒中的清纯少女!而浓香型白酒则被比喻为浓妆少妇,酱香型白酒则被比喻为蕴涵贵妇。
清香型白酒的成分
清香型白酒的成分主要包括酯类化合物、有机酸类化合物、醇类化合物和羰基类化合物。酯类化合物是清香型白酒中占绝对优势的一类成分,主要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,它们含量的总和占总酯含量的90%以上。乙酸与乳酸是清香型白酒酸含量的主体,它们各自的浓度范围在20mg/100mL数量级以上,乙酸与乳酸浓度的比值在1:(0.6~0.8):清香型白酒总酸含量一般在60~120mg/100mL,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这类白酒的口味特征。醇类化合物是清香型白酒很重要的呈味物质,其中异戊醇、正丙醇和异丁醇含量较高。羰基类化合物含量不多,其中以乙醛和乙缩醛含量最高,它们含量的总和占羰基化合物总量的90%以上。
清香型白酒与浓香型白酒的区别
清香型白酒与浓香型白酒在香味、口感和成分上都有所不同。浓香型白酒香味浓郁,以四川泸州老窖酒为代表,所以又叫“泸香型”。这种香型的白酒具有窖香浓郁,绵甜爽净的特点。它的主体香源成分是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。泸州窖酒的己酸乙酯比清香型酒高几十倍,比酱香型白酒高十倍左右。另外还含丙三醇,使酒绵甜甘冽。酒中含有机酸,起协调口味的作用。浓香型白酒的有机酸以乙酸为主,其次是乳酸和己酸,特别是己酸的含量比其它香型酒要高出几倍。白酒中还有醛类和高级醇。在醛类中,乙缩醛较高,是构成喷香的主要成分。
而清香型白酒芬芳的清香,甘润爽口,是一种传统的老白干风格,以山西杏花村的汾酒为代表,所以又叫“汾香型”。其特点是:清香纯正,诸味协调,余味爽净。它的主要香味成分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,从含酯量看,它比浓香型、酱香型都要低,而且突出了乙酸乙酯,但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比例协调。
清香型白酒的定义
清香型白酒就是用高粱等谷物,大麦和豌豆为主原料,用以清蒸清糟酿造、固态发酵、二次清蒸馏酒。一瓶好的清香型白酒需要两次清蒸。清香型白酒入口口感:清、正、甜、净、长。而且尝第二口后,辣感明显减弱,甜味突出,饮后有余香。
通过以上对清香型白酒的解析,相信大家对清香型白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清香型白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在我国白酒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清香型白酒,享受这一美酒带来的愉悦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火车能带散装白酒吗
2025-09-10 00:11:39选择适合自己的米酒酒曲(米酒酒曲哪种好)
2025-09-08 00:12:45清香型与浓香型白酒的区别解析及兑酒体验
2025-09-06 00:40:10天地缘酒52度喜传天下(天地缘酒绵柔型52度)
2025-09-02 01:16:182011年茅台不老酒53度500,为何成为收藏家心中的珍品?
2025-08-30 00:23:25